对话人大代表:“党建引领” “网格化”治理破解旧改难题

 

 

将心比心为老百姓服务
——对话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代表,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北新街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郝静
 

 

文/高云翔
在召开的地方两会中,很多代表委员都在关注社区和物业服务问题,就红色物业、社区治理、社区养老、智慧物业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。《中国物业管理》特别对话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代表,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北新街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郝静,听听她对物业服务的建议。

 
01
“党建引领”+“网格化”治理破解旧改难题
《中国物业管理》:您今年主要提了什么建议?期望通过这一建议产生哪些影响?

郝 静:我今年提的是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后如何保持成效的建议。我所在的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北新街社区一共有10个小区,7个老旧小区之前都没有物业服务企业进驻。老旧小区存在硬件设施老化、下水道经常堵塞、楼道灯有时不亮、路面坑洼不平等问题。
石家庄市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,近年来以提供“开荒资金”等形式,推行物业服务进老旧小区政策,老旧小区陆续引进了物业服务企业。老旧小区改造“三分改、七分管”,如何建立长效机制,将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效维持住,成了很现实的问题。
针对上述问题,我今年提的第一条建议,就是社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建设红色物业。社区党委要助力完善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建设,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红色物业。如果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党员,社区党员可以担任他们的党建指导员,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健全党组织。
通过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双向交叉任职,建立社区“大党委”,让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人员成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的工作队伍,把惠民政策落实到老百姓身边,在消防安全、疫情防控、文明生活方式引导、爱心帮扶、垃圾分类等工作中,发挥重要作用,全力助推“大党建”工作格局的构建。
我的第二条建议是,在社区全面推广“网格化”的治理机制。将社区划分为一个个“网格”,让楼院长、党员志愿者、居民代表等成为网格员。网格员就在居民的身边,老百姓有什么“急难愁盼”的事情,网格员第一时间能够了解并着手解决。网格员不仅能够参与到物业管理工作中来,而且对物业服务企业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,促进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规范化,维护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。
我的第三条建议是深入推行红色联盟的党群联席会。将责任区民警、综合执法队、社区两委、物业服务企业、居民代表、党员代表吸收进入红色联盟,组成党群联席会。党群联席会定期召开例行议事会,和社区有关的任何事情都拿到桌面上,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出谋划策,共同解决问题。
居民代表可以畅所欲言,提出需求,而社区和其他部门提供服务“菜单”,让老百姓来“点餐”。而我作为人大代表,也可以通过党群联席会的方式,收集社情民意,更好地履职尽责。
想要做好社区的基层治理工作,还得跳出社区,吸收社会力量共建共享。拿北新街社区为例,社区以自身的建设让社区“花馨香”,然后积极“引蝶来”,让社会各界力量纷纷伸出橄榄枝,以“拉拉家常、亮亮家底、多多串门”等形式,让他们从基层治理的“局外人”变成“自家人”,共同画好为民服务“同心圆”,不断壮大社区治理“朋友圈”。
 
 
02
人大代表是荣誉,更是沉甸甸的责任
《中国物业管理》:通过每年参加“两会”,您有哪些收获?未来有什么计划?

郝 静:参加“两会”,聆听政府工作报告,感受到省内的蓬勃发展,我感觉特别的自豪、鼓舞人心,从“两会”回来,觉得自己的干劲更足了。
我着重关注的就是民生问题和社区的基层治理问题。近年来,石家庄市积极落实20项民生工程,开展城市更新项目,兴建街边游园、透绿工程,整个城市的面貌有了很大提升,老百姓住得更加舒心,幸福感自然就提升了。
这些年通过履职尽责,我觉得自身的素质能力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升。视野更宽了,能够跳出社区这样的小圈子,放眼全市、全省,去为更广领域的发展出谋划策。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好的经验、金点子,用来指导我的工作。我和其他代表的一些高质量建议,也转化为政府的一些决策部署,这让我感觉很自豪。
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,社区的工作一头连着老百姓,一头连着政府。我们社区工作者是为老百姓服务的,全力以赴地解决老百姓“急难愁盼”的事情,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。民生无小事、枝叶总关情,将来,我会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,协助把党和政府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,送到老百姓的心坎里,让老百姓的声音和呼声被听到,上传下达,发挥桥梁纽带作用。
 
03
 
建立党群服务中心,开展便民服务
《中国物业管理》:多年前,宁安街道建立了石家庄市第一家日间照料中心,为老人提供配餐和其他照顾服务,请介绍具体情况。

郝 静:目前,日间照料中心已经发展为党群服务中心,除了提供助老服务,还增加了儿童友好家园、红色传承馆、红色直播间等服务项目,覆盖各个年龄段,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。党群服务中心已经变成了老百姓第二个温馨的家。

 

为更好地服务群众,宁安街道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,服务项目包括日间照料中心、儿童友好家园、红色 传承馆、红色直播间等。图为小业主在党群服务中心做益智游戏。

 

党群服务中心还组织了文艺团队,包括京剧、书法、国画、舞蹈、声乐等内容,为老百姓提供活动场所,让居民尤其是老人老有所乐。在这里诞生出很多的原创歌曲,歌唱队走出了社区,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歌咏比赛,并屡屡获奖。

 

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文艺活动,包括京剧、书法、国画、舞蹈、声乐等,为老百姓提供活动场所,让老人们老有所乐。图为中心组织开展写春联活动。
 

 

红色传承馆陈列着军功章和其他一些老物件,通过邀请老首长、老红军讲述红色故事,成为我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,让辖区的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滋养。红色直播间里,宣传着党的二十大的精神、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,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,让红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。而且,这里还成了附近知名的党建打卡地,其他单位把这里作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一个阵地。
 
04
 
将心比心,为居民服务
《中国物业管理》:您已经从事社区工作二十七年,在基层社区治理、物业管理方面有什么经验分享?想对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说些什么?

郝 静:从一个刚毕业的“小丫头”到居民口中的郝书记,二十七年走过来,我很有幸见证了基层治理不断蓬勃发展的历程。
社区的工作就是为居民服务,随着时代的发展,服务的内容也随着新时代居民需求的多样化而变得更加丰富,单凭社区自身的力量,很难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,所以社区就需要整合社会各界力量,增强为民服务的实力。我的经验就是建立“同心圆”工作机制。
“同心圆”就是围绕社区党委这个核心,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,放眼全市、全省甚至省外,链接企业、院校、公益社团,让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,参与社区治理,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。
物业服务企业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怎么和他们处理好关系呢?我觉得什么都是相互的,不能一味地去给他们压担子,还得将心比心。物业服务企业那边有什么困难,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,社区党委和居委会也要尽力支持,这样双方的关系就会融洽,物业服务企业对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工作,自然也会支持配合。不仅是对物业服务企业,对居民也要将心比心,有事没事多走动,就像走亲戚,越走越亲,让社区提供的服务有血有肉有温度,工作自然也就好开展。
社区每年都会招聘一些社工,基本以大学生社工为主,社区的工作队伍朝着年轻化、知识化迈进。就我个人而言,为居民服务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情,让党和政府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在社区落地,会让自己有满满的收获感。居民中各种脾气性格的人都有,通过跟他们打交道,自身的能力,尤其是为人处事能力,都会有提升。所以,社区工作对大学生而言是特别好的锻炼机会。
社区工作是很细碎的,而实际上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,当你给他们解决哪怕是一丁点的困难和问题,他们都会说一声谢谢、辛苦,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就觉得特别的欣慰,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荣光。我的建议归结起来就是,要提前了解社区工作实际,实打实地从基层做起,脚踏实地、将心比心。

 

 

信用信息查询
物业集采平台
阳光采购

搜索